宋书
阅读主题
白色 暗黑 明黄 浅绿 草绿 红粉 深灰 米色
正文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志·卷二十九

宋书 《宋书》志 2024-07-08

符瑞下

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 异穟;于夏德,异本同秀。

汉宣帝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

汉章帝元和中,嘉禾生郡国。

汉安帝延光二年六月,嘉禾生九真,百五十六本,七百六十八穗。

汉桓帝建和二年四月,嘉禾生大司农帑。汉桓帝永康元年八月,嘉禾生魏郡。

魏文帝黄初元年,郡国三言嘉禾生。

吴孙权黄龙三年十月,会稽南始平言嘉禾生。孙权赤乌七年秋,宛陵言嘉禾生。

晋武帝泰始八年十月,泸水胡王彭护献嘉禾。晋武帝太康四年十二月,嘉禾生 扶风雍。太康五年七月,嘉禾生豫章南昌。太康八年闰三月,嘉禾生东夷校尉园。 太康八年九月,嘉禾生东莱掖。

晋愍帝建兴元年八月癸亥,嘉禾生襄平县,一茎七穗。建兴二年六月,嘉禾生 平州治,三实同蒂。建兴三年七月,嘉禾生襄平县,异体同蒂。

宋文帝元嘉二年十月,嘉禾生颍川阳翟,太守垣苗以闻。元嘉九年三月,嘉禾 生义阳,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以献。元嘉十年八月,嘉禾生汝南苞信,豫州刺史长 沙王义欣以献。元嘉十一年八月,嘉禾一茎九穗生北汝阴,太守王玄谟以献。元嘉 二十年六月,嘉禾一茎九穗生上庸新安,梁州刺史刘道以献。元嘉二十一年,嘉禾 生新野邓县,雍州刺史萧思话以献。元嘉二十二年六月,嘉禾生籍田,一茎九穗。 元嘉二十二年七月癸酉,嘉禾生平虏陵,徐州刺史臧质以献。元嘉二十二年九月, 嘉禾生太尉府田,太尉江夏王义恭以闻。元嘉二十二年九月,嘉禾生扬州东耕田, 刺史始兴王浚以闻。元嘉二十二年,嘉禾生华林园,百六十穗,园丞陈袭祖以闻。 元嘉二十二年,嘉禾生颍川阳白,豫州刺史赵伯符以献。元嘉二十三年七月乙丑, 嘉禾旅生藉田,藉田令褚熙伯以闻。元嘉二十三年七月庚午,嘉禾生丹阳椒唐里, 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以闻。元嘉二十三年七月庚辰,嘉禾生醴湖屯,屯主王世宗以闻。 元嘉二十三年八月己酉,嘉禾生华林园,园丞陈袭祖以闻。元嘉二十三年九月庚申, 嘉禾生沛郡萧,征北大将军衡阳王义季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嘉禾生江夏汝南,荆 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嘉禾旅生华林园及景阳山,园丞梅道念以闻。太尉江 夏王义恭上表曰:

臣闻居高听卑,上帝之功;天且弗违,圣王之德。故能影响二仪,甄陶万有。 鉴观今古,采验图纬,未有道阙化亏,而祯物著明者也。自皇运受终,辰曜交和, 是以卉木表灵,山渊效宝。伏惟陛下体《乾》统极,休符袭逮。若乃凤仪西郊,龙 见东邑,海酋献改缁之羽,河祗开俟清之源。三代象德,不能过也。有幽必阐,无 远弗届,重译岁至,休瑞月臻。前者躬藉南亩,嘉谷仍植,神明之应,在斯尤盛。 四海既穆,五民乐业,思述汾阳,经始灵囿。兰林甫树,嘉露频流,板筑初就,祥 穗如积。太平之符,于是乎在。臣以寡立,承乏槐铉,沐浴芳津,预睹冥庆,不胜 抃舞之情。谨上《嘉禾甘露颂》一篇,不足称扬美烈,追用悚汗。其颂曰:

二象攸分,三灵乐主。齐应合从,在今犹古。天道谁亲,唯仁斯辅。皇功帝绩, 理冠区宇。四民均极,我后体兹。惟机惟神,敬昭文思。九族既睦,万邦允厘。德 以位叙,道致雍熙。于穆不已,显允东储。生知夙睿,岳茂渊虚。因心则哲,令问 弘敷。继徽下武,俪景辰居。轩制合宫,汉兴未央。矧伊圣朝,九有已康。率由旧 典,思烛前王。乃造陵霄,遂作景阳。有蔼景阳,天渊之涘。清暑爽立,云堂特起。 植类斯育,动类斯止。极望江波,遍对岳峙。化德惟达,休瑞惟懋。诞降嘉种,呈 祥初构。甘露春凝,祯穟秋秀。于今匪烈,嗣岁仍富。昔在放勋,历荚数朝。降及 重华,倚扇清庖。铄矣皇庆,比物竞昭。伦彼典策,被此风谣。资臣六蔽,任兼两 司。既恧仲衮,又惭郑缁。岂忘衡泌,乐道明时。敢述休祉,愧阙令辞。

中领军吉阳县侯沈演之奏上《嘉禾颂》曰:

“焕炳祯图,昭晰瑞典。运倾方,时亨始显。绨状既章,鸟文斯辨。于皇圣 辟,承物纪远。明两辰丽,昌辉天衍。(其一)

理妙位崇,事神业盛。渊渥德泽,虚寂道政。协化安心,调乐移性。玉衡从体, 瑶光得正。巨星垂采,景云立庆。(其二)

极仁所被,罔幽不攘。至和所感,靡况弗彰。鸳出丹穴,鹦起西湘。白鹿逾海, 素鸟越江。结响穹阴,仪形钟阳。(其三)

治人奉天,乃勤乃格。黛耒俶载,高廪已积。嘉禾重穋,甘露流液。擢秀辰畦, 扬颖角泽。离穟合豪,荣区廕斥。(其四)

盈箱征殷,贯桑表周。今我大宋,灵贶绸缪。帝终捴谦,绎思勿休。躬荐宗庙, 温恭率由。降福以诚,孝享虔羞。(其五)

颁趾推功,登徽睿诏。恩覃隐显,赏延荒徼。河溓海夷,山华岳耀。憬琛夐赆, 兼泽委效。日表地外,改服请教。(其六)

茂对盛时,绥万屡丰。厌厌归素,秩秩大同。上藏诸用,下知所从。仰式王度, 俯歌《南风》。鸿名称首,永保无穷。(其七)。”

元嘉二十四年八月乙巳,嘉禾生鱼城内晋陵,南徐州刺史广陵王诞以闻。元嘉 二十五年六月壬寅,嘉禾旅生华林园,十株七百穗,园丞梅道念以闻。元嘉二十五 年六月壬子,嘉禾生藉田,藉田令褚熙伯以献。元嘉二十五年七月壬辰,嘉禾生北 海,青、冀二州刺史杜坦以献。元嘉二十五年八月丙午,嘉禾生太尉江夏王义恭果 园,江夏国典书令陈颖以闻。元嘉二十五年八月壬子,嘉禾生建康化义里,令丘珍 孙以献。元嘉二十五年八月癸丑,嘉禾生华林园,园丞梅道念以献。元嘉二十五年 十一月,嘉禾生巴东,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元嘉二十六年五月癸酉,嘉禾生 建康禁中里,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以献。元嘉二十六年六月甲寅,嘉禾生藉田,藉田 令褚熙伯以献。元嘉二十六年七月,嘉禾生巴东朐,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献。 元嘉二十七年十月己丑,嘉禾生北海,青州刺史杜坦以闻。元嘉二十八年七月戊戌, 嘉禾生广陵邵伯埭,兗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以闻。

孝武帝孝建二年六月癸巳,嘉禾二株生江夏王义恭东田。孝建二年九月己丑朔, 嘉禾异亩同颖生齐郡广饶县。孝建三年七月庚午,嘉禾生吴兴武康。

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戊午,嘉禾一株五茎生清暑殿鸱尾中。大明元年八月甲申, 嘉禾生青州,异根同穗。大明三年九月乙亥,嘉禾生北海都昌县,青州刺史颜师伯 以闻。大明六年八月辛未,嘉禾生乐陵,青、冀二州刺史刘道隆以闻。

明帝泰始二年七月己酉,嘉禾生会稽永兴,太守巴陵王休若以献。

汉章帝元和中,嘉麦生郡国。

晋武帝太康十年六月,嘉麦生扶风郡,一茎四穗。是岁收三倍。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醴湖屯生嘉粟,一茎九穗,屯主王世宗以闻。元嘉二十 五年六月壬子,嘉黍生藉田,藉田令褚熙伯以献。

吴孙权黄龙三年,由拳野稻生,改由拳为禾兴。吴孙亮五凤元年,交址稗草化 为稻。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吴郡嘉兴盐官县野稻自生三十许种,扬州刺史始兴王浚 以闻。元嘉二十八年七月癸卯,寻阳柴桑菽粟旅生,弥漫原野,江州刺史建平王宏 以闻。

汉章帝元和中,嘉瓜生郡国。

汉安帝元初三年三月,东平陵有瓜异处共生,八瓜同蒂。

汉桓帝建和二年七月,河东有嘉瓜,两体共蒂。

晋武帝太康三年六月,嘉瓜异体同蒂,生河南洛阳辅国大将军王浚园。晋武帝 太康元年十二月戊子,嘉瓠生宁州,宁州刺史费统以闻。

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戊辰,嘉瓠生京邑新园,园丞徐道兴以献。

孝武帝大明五年五月,嘉瓜生建康蒋陵里,丹阳尹王僧朗以献。

明帝太始二年八月戊午,嘉瓜生南豫州,南豫州刺史山阳王休祐以献。

文帝元嘉七年七月乙酉,建康頟檐湖二莲一蒂。元嘉十六年七月壬申,华林池 双莲同干。元嘉十年七月己丑,华林天渊池芙蓉异花同蒂。元嘉十九年八月壬子, 扬州后池二莲合华,刺史始兴王浚以献。元嘉二十年五月,庐陵郡池芙蓉二花一蒂, 太守王渊以闻。元嘉二十年六月壬寅,华林天渊池芙蓉二花一蒂,园丞陈袭祖以闻。 元嘉二十年夏,永嘉郡后池芙蓉二花一蒂,太守臧艺以闻。元嘉二十年七月,吴兴 郡后池芙蓉二花一蒂,太守孔山士以闻。元嘉二十年,扬州后池芙蓉二花一蒂,刺 史始兴王浚以献。元嘉二十一年六月丙午,华林园天渊池二莲同干,园丞陈袭祖以 闻。元嘉二十二年四月,乐游苑池二莲同干,苑丞梅道念以闻。元嘉二十二年七月, 东宫玄圃园池二莲同干,内监殿守舍人宫勇民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六月壬寅,华林 天渊池芙蓉二花一蒂,园丞陈袭祖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六月辛丑,太子西池二莲共 干,池统胡永祖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八月己酉,鱼邑三周池二莲同干,园丞徐道兴 以闻。

孝武帝孝建二年六月庚寅,玄武湖二莲同干。孝武帝大明五年,藉田芙蓉二花 同蒂,大司农萧邃以献。

明帝太始二年八月丙辰,五城澳池二莲同干,都水使者罗僧愍以献。太始二年 八月己未,豫州刺史山阳王休祐献莲,二花一蒂。太始五年六月甲子,嘉莲生湖熟, 南台侍御史竺曾度以闻。太始六年六月壬子,嘉莲生东宫玄圃池,皇太子以闻。

晋武帝太始二年六月壬申,嘉柰一蒂十实,生酒泉。太始七年六月己亥,东宫 玄圃池芙蓉二花一蒂,皇太子以献。

晋成帝咸和六年,镇西将军庾亮献嘉橘,一蒂十二实。

晋安帝隆安三年,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

云有五色,太平之应也,曰庆云。若云非云,若烟非烟,五色纷缊,谓之庆云。

汉宣帝神爵四年春,斋戒之莫,神光显著。荐鬯之夕,神光交错,或降于天, 或登于地,或从四方,来集于坛上。

汉章帝元和三年正月,车驾北巡,以太牢祠北岳山,见黄白气。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壬子,紫气从景阳楼上层出,状如烟,回薄良久。

明帝泰始二年三月丙午,黄紫云从景阳楼出,随风回,久乃消,华林园令臧延 之以闻。泰始二年六月己卯,日入后,有黄白赤白气东西竟天,光明润泽,久乃消。 泰始四年十一月辛未,崇宁陵令上书言,自大明八年至今四年二月,宣太后陵明堂 前后数有光及五色云,又芳香四满,又五采云在松下,状如车盖。泰始七年四月戊 申夜,京邑崇虚馆堂前有黄气,状如宝盖,高十许丈,渐有五色,道士陆修静以闻。

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

汉光武建武十三年九月,南越献白兔。

章帝元和中,白兔见郡国。

魏文帝黄初中,郡国十九言白兔见。

晋武泰始五年七月己亥,白兔见北海即墨,即墨长获以献。晋武帝咸宁二年十 月癸亥,白兔二见河南阳翟,阳翟令华衍获以献。咸宁四年六月,白兔见天水。晋 武帝太康二年八月壬子,白兔见彭城。太康二年十月,白兔见赵国平乡,赵王伦获 以献。太康四年十一月癸未,白兔见北地富平。太康八年十二月庚戌,白兔见陈留 酸枣,关内侯成公忠获以献。

晋穆帝永和十二年九月甲申,白兔见鄱阳,太守王耆之以献,并上颂一篇。晋 穆帝升平三年十二月庚申,北中郎将郗昙献白兔。

晋海西公太和九年四月,阳谷献白兔。

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三月,白兔见淮南寿阳。

晋安帝义熙二年四月,无锡献白兔。义熙二年四月,寿阳献白兔。

宋文帝元嘉六年九月,长广昌阳淳于邈获白兔,青州刺史萧思话以献。元嘉八 年闰六月丁亥,司徒府白从伊生于淮南繁昌获白兔以献。元嘉十三年七月甲戌,济 南朝阳王道获白兔,青州刺史段宏以献。元嘉十四年正月丙申,白兔见山阳县,山 阳太守刘怀之以献。元嘉十五年七月壬申,山阳师齐获白兔,南兗州刺史江夏王义 恭以献。元嘉二十二年三月,白兔见东莱当利,青州刺史杜冀以闻。元嘉二十四年 七月丁巳,白兔见兗州,刺史徐琼以闻。元嘉二十四年七月己酉,白兔见东莞,太 守赵球以献。元嘉二十七年二月壬辰,白兔见竟陵,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献。元 嘉二十七年六月丙午,白兔见南汝阴,豫州刺史南平王铄以献。

孝武帝孝建二年正月庚戌,白兔见淮南,太守申坦以闻。孝建三年闰三月乙丑, 白兔见平原,获以献。孝武大明元年六月庚子,白兔见即墨,获以献。大明六年八 月辛未,白兔见北海,青、冀二州刺史刘道隆以献。大明六年六月乙丑,白兔见, 青、冀二州刺史刘道隆以献。

斗殒精,王者孝行溢则见。(阙)。

赤乌,周武王时衔谷至,兵不血刃而殷服。

汉章帝元和中,赤乌见郡国。

吴孙权赤乌元年,有赤乌集于殿前。吴孙休永安三年三月,西陵言赤乌见。

晋元帝永昌二年正月,赤乌见暨阳。

宋武帝永初二年二月,赤乌六见北海都昌。

孝武帝大明五年六月戊子,赤乌见蜀郡,益州刺史刘思考以献。

白燕者,师旷时,衔丹书来至。

汉章帝元和中,白燕见郡国。

晋惠帝元康元年七月,白燕二见酒泉郤福,太守索靖以闻。

宋文帝元嘉元年七月壬戌,白燕集齐郡城,游翔庭宇,经九日乃去,众燕随从 无数。元嘉十四年,白燕集荆州府门,刺史临川王义庆以闻。元嘉十八年六月,白 燕产丹徒县,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元嘉二十年五月,白燕集南平郡府内, 内史臧绰以闻。元嘉二十一年,白燕见广陵,南兗州刺史广陵王诞以献。元嘉二十 四年五月辛未,白燕集司徒府西园,太尉江夏王义恭以闻。元嘉二十五年八月壬子, 白燕见广陵城,南兗州刺史徐湛之以闻。元嘉二十六年五月戊寅,白燕产衡阳王墓 亭,郎中令硃旷之获以闻。元嘉二十七年五月甲戌,白燕产京口,南徐州刺史始兴 王浚以闻。元嘉二十七年六月壬辰,白燕见秣陵,丹阳尹徐湛之以献。

孝武帝大明二年五月乙巳,白燕产南郡江陵民家,荆州刺史硃修之以献。大明 二年五月甲子,白燕二产山阳县舍,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诞以献。大明二年六月甲戌, 白燕产吴郡城内,太守王翼之以献。大明三年五月甲申,白燕产武陵临沅民家,郢 州刺史孔灵符以闻。大明四年六月乙卯,白燕见平昌,青州刺史刘道隆以献。

明帝泰始二年六月,白燕见零陵,获以献。

金车,王者至孝则出。(阙)

三足乌,王者慈孝天地则至。

汉章帝元和中,三足乌见郡国。

象车者,山之精也。王者德泽流洽四境则出。(阙)

白乌,王者宗庙肃敬则至。

汉桓帝永寿元年四月,白乌见齐国。

晋武帝咸宁五年七月戊辰,白乌见济南隰阴,太守获以献。晋武帝太康元年五 月庚午,白乌见襄城。太康十年五月丁丑,白乌见京兆长安。

晋惠帝元康元年四月,白乌见河南成皋,县令刘机获以闻。元康元年五月戊戌, 白乌见梁国睢阳。元康元年七月辛丑,白乌见陈留,获以献。元康四年十月,白乌 见鄱阳。

晋明帝泰宁二年十一月,白乌见京都。泰宁三年三月,白乌见吴郡海虞,获以 献,群官毕贺。

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八月乙酉,白乌集江州寺庭,群乌翔卫。太元二十一年五 月癸卯,白乌见吴国,获以献。

宋武帝永初二年六月丁酉,白乌见吴郡娄县,太守孟顗以献。

文帝元嘉二年十一月丙辰,白乌见山阳,太守阮宝以闻。元嘉三年三月甲戌, 丹阳湖熟薛爽之获白乌以献。元嘉十一年六月乙巳,吴郡海盐王说获白乌,扬州刺 史彭城王义康以献。元嘉十三年三月戊辰,义兴阳羡令获白乌,太守刘祯以献。元 嘉十九年五月,海陵王文秀获白乌,南兗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献。元嘉十九年十月, 白乌产晋陵暨阳侨民彭城刘原秀宅树,原秀以闻。元嘉二十年七月,彭城刘原秀又 获白乌以献。元嘉二十四年八月乙巳,白乌见晋陵,南徐州刺史广陵王诞以献。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甲申,白乌见南郡江陵。

明帝泰始二年六月丁巳,白乌见吴郡海盐,太守顾觊之以献。泰始二年九月壬 寅,白乌见吴兴乌程,太守郄颙以献。

白雀者,王者爵禄均则至。

汉章帝元和初,白雀见郡国。

魏文帝初,郡国十九言白雀见。

晋武帝咸宁元年,白雀见梁国,梁王肜获以献。晋武帝太康二年六月丁卯,白 雀二见河内南阳,太守阮侃获以献。太康二年六月,白雀二见河南,河南尹向雄获 以献。太康七年七月庚午,白雀见豫章。太康八年八月,白雀见河南洛阳。太康十 年五月丁亥,白雀见宣光北门,华林园令孙邵获以献。

晋愍帝建武元年四月,尚书仆射刁协献白雀于晋王。

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十二月,白雀见南海增城县民吴比屋。

晋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雀见宜都。

晋安帝元兴三年六月丙申,白雀见豫章新淦,获以献。

宋文帝元嘉元年七月己巳,白雀见齐郡昌国。元嘉四年七月乙酉,白雀见北海 剧。元嘉八年五月辛丑,白雀集左卫府。元嘉十一年五月丁丑,齐郡西安宗显获白 雀,青州刺史段宏以献。元嘉十四年五月甲午,白雀集费县员外散骑侍郎颜敬家, 获以献。元嘉十四年,白雀二见荆州府客馆。元嘉十五年五月辛未,白雀集建康都 亭里,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闻。元嘉十五年六月,白雀见建康定阴里,彭城王义 康以献。元嘉十五年八月,白雀见西阳,江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献。元嘉十七年五 月壬寅,白雀二集荆州后园,刺史衡阳王义季以闻。元嘉十八年七月,吴郡盐官于 玄获白雀,太守刘祯以献。元嘉二十年五月乙卯,秣陵卫猗之获白雀,丹阳尹徐湛 之以献。元嘉二十二年四月丙子,白雀见东安郡,徐州刺史臧质以献。元嘉二十二 年闰五月丙午,白雀见华林园,员外散骑侍郎长沙王瑾获以献。元嘉二十二年六月 庚申,南彭城蕃县时佛护获白雀以献。元嘉二十四年四月,白雀产吴郡盐官民家, 太守刘祯以献。元嘉二十四年六月己亥,白雀五集长沙庙,长沙王瑾以闻。元嘉二 十五年五月丁丑,白雀二见京都,材官吏黄公欢、军人丁田夫各获以献。元嘉二十 七年六月乙卯,白雀见济南郡,薛荣以献。元嘉二十八年八月己巳,崇义军人获白 雀一只,太子左率王锡以献。元嘉二十九年四月癸丑,白雀见会稽山阴,太守东海 王祎获以献。

孝武帝孝建元年五月己亥,临沂县鲁尚期于城上得白雀,太傅假黄钺江夏王义 恭以献。孝建二年六月丙子,左卫军获白雀以献。孝建三年闰三月辛酉,黄门侍郎 庾徽之家获白雀以献。孝建三年五月丁卯,白雀见建康,获以献。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戊申,白雀见寻阳。大明元年五月甲寅,白雀二见渤海, 获以献。大明元年五月甲子,白雀见建康,获以献。大明元年六月丁亥,白雀见零 陵祁阳,获以献。大明元年七月辛亥,白雀见南阳宛,获以献。大明二年五月丁未, 白雀见建康,扬州刺史西阳王子尚以献。大明二年六月丁亥,白雀见河东定襄县, 荆州刺史硃修之以闻。大明三年四月庚戌,白雀见秣陵,丹阳尹刘秀之以献。大明 三年五月壬午,太宰府崇艺军人获白雀,太宰江夏王义恭以献。大明四年五月辛巳, 白雀见广陵,侍中颜师伯以献。大明五年四月庚戌,白雀见晋陵,太守沈文叔以献。 大明五年五月癸未,白雀二见寻阳,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以献。大明五年五月癸未, 白雀二见济南,青州刺史刘道隆以献。大明五年十月,白雀见太原,青州刺史刘道 隆以献。大明六年八月辛巳,白雀见齐郡,青、冀二州刺史刘道隆以献。大明七年 四月乙未,白雀集庐陵王第,庐陵王敬先以献。大明七年四月乙丑,白雀见历阳, 太守建平王景素以献。大明七年五月辛未,白雀见汝阴,豫州刺史垣护之以献。大 明七年六月,白雀见宝城,南豫州刺史寻阳王子房以献。大明七年十月丁卯,白雀 见建康,丹阳尹永嘉王子仁以献。大明七年十一月,车驾南巡,肄水师于梁山,中 江,白雀二集华盖。

前废帝永光元年四月乙亥,白雀见会稽,东扬州刺史寻阳王子房以献。

永光元年六月丙子,白雀见彭城,徐州刺史义阳王昶以闻。

明帝泰始二年七月戊子,白雀见虎槛洲,都督征讨诸军建安王休仁以闻。泰始 六年七月壬午,白雀二见庐陵吉阳,内史江孜以闻。

明帝泰豫元年六月辛丑,白雀见广州,刺史孙超以献。

后废帝元徽五年四月己巳,白雀二见寻阳柴桑,江州刺史邵陵王友以献。

孝武帝大明六年三月丙午,青雀见华林园。

明帝泰始二年九月庚寅,青雀见京城内,南徐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以献。

玉马,王者精明,尊贤者则出。(阙)

根车者,德及山陵则出。(阙)

白鸠,成汤时来至。

魏文帝黄初初,郡国十九言白鸠见。

吴孙权赤乌十二年八月癸丑,白鸠见章安。

晋武帝泰始八年五月甲辰,白鸠二集太庙南门,议郎董胄获以献。

晋武帝太康二年七月,白鸠见太仆寺。太康四年十二月,白鸠见安定临泾。太 康十年正月乙亥,白鸠见河南新城。

宋文帝元嘉十八年八月庚午,会稽山阴商世宝获白鸠,眼足并赤,扬州刺史始 兴王浚以献。太子率更令何承天上表曰:

谨考寻先典,稽之前志,王德所覃,物以应显。是以玄扈之凤,昭帝轩之鸿烈, 酆宫之雀,征姬文之徽祚。伏惟陛下重光嗣服,永言祖武,洽惠和于地络,烛皇明 于天区。故能九服混心,万邦含受,员神降祥,方祗荐裕,休珍杂沓,景瑞毕臻。 去七月上旬,时在昧旦,黄晖洞照,宇宙开朗,徽风协律,甘液洒津。虽硃晃瑰玮 于运衡,荣光图灵于河纪,蔑以尚兹。臣不量卑懵,窃慕击壤有作,相杵成讴。近 又豫白鸠之观,目玩奇伟,心欢盛烈。谨献颂一篇。野思古拙,意及庸陋,不足以 发挥清英,敷赞幽旨,瞻前顾后,亦各其志。谨冒以闻。其《白鸠颂》曰:

三极协情,五灵会性。理感冥符,道实玄圣。于赫有皇,光天配命。朝景升躔, 八维同映。休祥载臻,荣光播庆。宇宙照烂,日月光华。陶山练泽,是生柔嘉。回 龙表粹,离穗合柯。翩翩者鸠,亦皎其晖。理翮台领,扬鲜帝畿。匪仁莫集(阙四 字)匪德莫归。暮从仪凤,栖阁阴闱。烝哉明后,昧旦乾乾。惟德之崇,其峻如山。 惟泽之瞻,其润如渊。礼乐四达,颂声遐宣。穷发纳贡,九译导言。伊昔唐萌,爱 逢庆祚。余生既辰,而年之暮。提心命耋,式歌王度。晨晞永风,夕漱甘露。思乐 灵台,不遐有固。

元嘉二十四年九月,白鸠又见。庚戌,中领军沈演之上表曰:

臣闻贞裕之美,介于盛王,休瑞之臻,罔违哲后。故鸣凤表垂衣之化,翔鹪征 解网之仁。陛下道德嗣基,圣明缵世,教清鸟纪,治昌云官,礼渐同川,泽浃硃徼。 天嘉明懿,民乐薰风,星辰以之炳焕,日月以之光华。神图祗纬,盈观序,白质 黑章,充牣灵囿。应感之符毕臻,而因心之祥未属。以素鸠自远,HF翰归飞,资 性闲淑,羽貌鲜丽,既闻之先说,又亲睹嘉祥,不胜藻抃,上颂一首。辞不稽典, 分乏采章,愧不足式昭皇庆,崇赞盛美,盖率舆诵,备之篇末。其颂曰:

有哲其仪,时惟皓鸠。性勰五教,名编素丘。殷历方昌,婉翘来游。汉录克韡, 爰降爰休。(其一)于显盛宋,睿庆遐传。圣皇在上,道照鸿轩。称施既平,孝思 永言。人和于地,神豫于天。(其二)礼乐孔秩,灵物咸昭。白雀集苞,丹凤栖郊。 文驺俪迹,嘉颖擢苗。灼灼缟羽,从化驯朝。(其三)岂伊赴林,必周之栩。岂伊 归义,必商之所。惟德是依,惟仁是处。育景阳岳,濯姿帝宇。(其四)刑历颁兴, 理感迭通。雉飞越常,鹭起西雍。烝然戾止,实兼斯容。壹兹民听,穆是王风。 (其五)。

玉羊,师旷时来至。(阙)

玉鸡,王者至孝则至。(阙)

璧流离,王者不隐过则至。(阙)

玉英,五常并修则见。(阙)

玄圭,水泉流通,四海会同则出。(阙)

汉桓帝永兴二年四月,光禄勋府吏舍,夜壁下有青气,得玉钩、玦各一。钩长 七寸三分,玦周五寸四分,身中皆雕镂。

晋怀帝永嘉六年二月壬子,玉龟出灞水。

晋愍帝建兴二年十月,大将军刘琨掘地得玉玺,使参军郎硕奉之归于京师。建 兴二年十二月,凉州刺史张实遣使献行玺一纽,封送玺使关内侯。晋愍帝建武元年 三月己酉,丹阳江宁民虞由垦土得白麒麟玺一纽,文曰“长寿万年”。献晋王。

晋成帝咸康八年九月,庐江舂谷县留珪夜见门内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外围四 寸。豫州刺史路永以献。著作郎曹毗上《玉鼎颂》。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六月,左卫兵陈阳于东府前淮水中得玉玺一枚。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戊寅,江乘县民硃伯地中得玉璧,径五寸八分,以献。 大明四年二月乙巳,徐州刺史刘道隆于汴水得白玉戟,以献。

明帝泰始五年十月庚辰,郢州获玄璧,广八寸五分,安西将军蔡兴宗以献。

后废帝元徽四年十一月乙巳,吴兴乌程余山道人慧获苍玉璧,太守萧惠开以献。

金胜,国平盗贼,四夷宾服则出。

晋穆帝永和元年二月,舂谷民得金胜一枚,长五寸,状如织胜。明年,桓温平 蜀。永和元年三月,庐江太守路永上言,于舂谷城北,见水岸边有紫赤光,取得金 状如印,遣主簿李迈表送。

吴孙皓天玺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一,长尺,广三分,刻上有年月字。

丹甑五谷丰熟则出。(阙)

白鱼,武王度孟津,中流入于王舟。

宋明帝太始二年十月己巳,幸华林天渊池,白鱼跃入御舟。

汉章帝元和三年正月,车驾北巡,以太牢具祠北岳,有神鱼跃出十数。

金人,王者有盛德则游后池。(阙)

木连理,王者德泽纯洽,八方合为一,则生。

汉章帝元和中,木连理生郡国。

安帝元初三年正月丁丑,东平陵树连理。汉安帝延光三年七月,左冯翊衙有木 连理。延光三年七月,颍川定陵有木连理。

汉桓帝建和二年七月,河东有木连理。

吴孙权黄武四年六月,皖口言有木连理。

魏文帝黄初初,郡国二言木连理。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木连理生辽东方城。泰始二年八月,木连理生河南成 皋。泰始八年正月,木连理生东平范。泰始八年五月甲辰,木连理生东平寿张。泰 始八年十月,木连理生建宁。

晋武帝咸宁元年正月,木连理生汝阴南顿。咸宁二年四月,木连理生清河灵。 咸宁二年六月,木连理生燕国。咸宁三年七月壬辰,木连理生始平鄠。咸宁四年八 月,木连理生陈留长垣。咸宁五年,木连理生义阳。咸宁五年,木连理生乐安临济。

晋武帝太康元年正月,木连理生涪陵永平。太康元年四月,木连理生顿丘。太 康元年五月,木连理二生济阴乘氏,沛国。太康元年七月,木连理生冯翊粟邑。太 康二年正月,木连理生荥阳密。太康二年十月,木连理十三生南安羱道。太康三年 四月,木连理生琅邪华。太康三年六月,木连理生广陵海西。太康四年正月,木连 理生冯翊临晋,蜀郡成都。太康四年十二月,木连理生扶风。太康七年三月,木连 理生河南新安。太康七年六月,木连理生始兴中宿,南乡范阳。太康八年四月,木 连理生庐陵东昌。太康八年九月,木连理生东莱卢乡。太康九年九月,木连理生陈 留浚仪。太康十年十一月,木连理生鄱阳寔阳。

晋武帝太熙元年二月,木连理生河南梁。

晋惠帝元康元年五月,木连理三生成都临邛。元康元年七月辛丑,梁国内史任 式上言,武平界有柞栎二树,合为一体,连理。

晋愍帝建兴二年三月庚辰,木连理生硃提。建兴二年三月,木连理二生益州双 柏。建兴二年六月,木连理生襄平。

晋愍帝建武元年闰月乙丑,木连理生嵩山。建武元年八月甲午,木连理生汝阴。 建武元年十一月,木连理生武昌,大将军王敦以闻晋王。建武元年十一月癸酉,木 连理生汝阴,太守以闻。

晋元帝太兴元年七月戊辰,木连理生武昌,大将军王敦以闻。太兴三年十一月, 木连理生零陵永昌。

晋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木连理生昌黎咸和。咸康三年三月庚戌,木连理生 平州世子府治故园中。咸康七年十二月,吴国内史王恬上言,木连理生吴县沙里。

晋穆帝永和五年二月癸丑,临海太守蓝田侯述言郡界木连理。

晋孝武帝宁康三年六月辛卯,江宁县建兴里侨民留康家树,异木连理。晋孝武 帝太元十一年四月壬申,琅邪费有榆木,异根连理,相去四尺九寸。太元十八年十 月戊午,临川东兴令惠欣之言,县东南溪傍有白银树、芳灵树、李树,并连理。太 元十九年正月丁亥,华林园延贤堂西北李树连理。太元二十一年正月丙子,木连理 生南康宁都县社后。

晋安帝隆安三年十一月,木连理生汝阳,太守垣苗以闻。元兴元年正月,木连 理生泰山武阳。

宋文帝元嘉八年四月乙亥,东莞莒县松树连理,太守刘玄以闻。元嘉八年八月, 木连理生东安新泰县。元嘉九年六月,木连理生营阳冷道,太守展禽以闻。元嘉十 二年二月丁卯,南郡江陵庾和园甘树连理,荆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献。元嘉十二年 三月,马头济阳柞树连理,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以闻。元嘉十四年二月,宫内螽斯 堂前梨树连理,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以闻。元嘉十四年,南郡江陵光祎之园甘李二 连理。元嘉十五年二月,太子家令刘征园中林檎树连理,征以闻。元嘉十七年七月, 武昌崇让乡程僧爱家候风木连理,江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闻。元嘉十七年十月,寻 阳弘农祐几湖芙蓉连理,临川王义庆以闻。元嘉十八年十二月,木连理生历阳刘成 之家,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骏以闻。元嘉二十年七月,盱眙考城县柞树二株连理,南 兗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闻。元嘉二十年八月,木连理生汝阴,豫州刺史刘遵考以闻。 元嘉二十一年,木连理生历阳乌江,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骏以闻。元嘉二十一年,木 连理生晋陵无锡,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元嘉二十二年七月辛巳,南顿栎连 理,豫州刺史赵伯符以闻。元嘉二十二年九月,木连理生建康,建康令张永以闻。 元嘉二十二年,木连理生武昌,江州刺史庐陵王绍以闻。元嘉二十三年二月辛亥, 木连理生南阴柔县,太守以闻。元嘉二十三年,木连理生淮南当涂,扬州刺史始兴 王浚以闻。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壬午,临川王第梨树连理,临川王烨以闻。元嘉二十 四年七月壬子,晋陵无锡谷栎树连理,南徐州刺史广陵王诞以闻。元嘉二十四年七 月乙卯,木连理生会稽诸暨,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以闻。会稽太守羊玄保上改连理所 生处康亭村为“木连理”。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临川王第梨树连理,临川王烨 以闻。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戊辰,木连理生晋陵,南徐州刺史广陵王诞以闻。元嘉二 十八十正月戊子,木连理生寻阳柴桑,又生州城内,江州刺史建平王宏以闻。元嘉 二十九年十月丁未,木连理生南琅邪,太守刘成以闻。

孝武帝孝建二年三月己酉,木连理生南郡江陵,荆州刺史硃修之以闻。孝建三 年五月,木连理生北海都昌,冀州刺史垣护之以闻。孝建三年七月癸未,木连理生 历阳,历阳太守袁敳以闻。

孝武帝大明元年正月乙亥,木连理生高平。大明元年二月壬寅,华林园双橘树 连理。大明元年九月乙丑,华林园梨树连理。大明元年十月丁丑朔,木连理生豫章 南昌。大明二年四月辛丑,木连理生汝南,豫州刺史宗悫以闻。大明三年九月甲午, 木连理生丹阳秣陵,材官将军范悦时以闻。大明四年三月丁亥,木连理生华林园曜 灵殿北。大明四年四月壬子,木连理生华林园日观台北。大明四年六月戊戌,木连 理生会稽山阴,扬州刺史西阳王子尚以闻。大明五年闰九月,木连理生边城,豫州 刺史垣护之以闻。大明五年十二月戊寅,淮南松木连理,豫州刺史寻阳王子房以闻。 大明六年二月乙丑,木连理生晋陵,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以闻。大明六年四月戊 辰,木连理生营阳,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闻。大明六年八月乙丑,木连理生彭城 城内,徐州刺史王玄谟以闻。大明七年正月己酉,珊瑚连理生郁林,安始太守刘勔 以闻。

明帝泰始二年七月,木连理生丹阳秣陵。泰始四年三月庚戌,太子西池冬生树 连理,园丞周犭禽猗以献。泰始六年四月丙午,木连理生会稽永兴,太守蔡兴宗以 闻。泰始六年十二月壬辰,木连理生豫章南昌,太守刘愔之以闻。泰始七年二月戊 寅,木连理生吴郡钱唐,太守王延之以闻。

升明二年,木连理生豫州界内,刺史刘怀珍以闻。

比目鱼,王者德及幽隐则见。(阙)

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阙)

芝草,王者慈仁则生。食之令人度世。

汉武帝元封二年,甘泉宫内产芝,九茎连叶。

汉宣帝元康四年,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春,芝生前殿。

汉桓帝建和元年四月,芝草生中黄藏府。

宋从帝升明二年,宣城山中生紫芝一株,在所获以献。

明月珠,王者不尽介鳞之物则出。

汉高后景帝时,会稽人硃仲献三寸四寸珠。

汉章帝元和中,郡国献明珠。

巨鬯,三禺之禾,一稃二米,王者宗庙修则出。

黄帝时,南夷乘白鹿来献鬯。

汉章帝元和中,秬秠生郡国。

华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则生。德刚则仰,德弱则低。

汉章帝元和中,华平生郡国。

平露,如盖,以察四方之政。其国不平,则随方而倾。(阙)

蓂荚,一名历荚,夹阶而生,一日生一叶,从朔而生,望而止,十六日,日落 一叶;若月小,则一叶萎而不落。尧时生阶。(阙)

甫,一名倚扇,状如蓬,大枝叶小,根根如丝,转而成风,杀蝇。尧时生于 厨。(阙)

硃草,草之精也,世有圣人之德则生。

汉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京师有赤草生水涯。

汉章帝元和中,硃草生郡国。

魏文帝初,硃草生文昌殿侧。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硃草生蜀郡郫县王之家,益州刺史甄法崇以闻。

景星,大星也。状如半月,于晦朔助月为明。(阙)

宾连阔达,生于房室,王者御后妃有节则生。(阙)

渠溲,禹时来献裘。(阙)

浪井,不凿自成,王者清静则应。(阙)

西王母,舜时来献白环白琯。(阙)

越常,周公时来献白雉、象牙。(阙)

汉平帝元始元年正月,越常重译献白雉一,黑雉二,诏二公荐宗庙。

汉光武建武十三年九月,南越献白雉。

汉章帝元和中,白雉见郡国。

汉桓帝永康元年十一月,白雉见西河。

汉献帝延康元年四月丁巳,饶安县言白雉见;又郡国十九言白雉见。

晋武帝咸宁元年四月丁巳,白雉见安丰松滋。咸宁元年十二月丙午,白雉见梁 国睢阳,梁王肜获以献。咸宁三年十一月,白雉见渤海饶安,相阮温获以献。

晋武帝太康元年庚戌,白雉见中山。

晋愍帝建兴三年十二月戊午,白雉见襄平。建兴三年十二月戊午,白雉见。

安帝义熙七年五月,白雉见豫章南昌。

宋文帝元嘉五年五月庚辰,白雉见东莞莒县,太守刘玄以闻。元嘉十六年二月, 白雉见陈郡,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以献。元嘉十八年二月癸亥,白雉见南汝阴宋县, 太守文道恩以献。元嘉二十年六月,白雉见高平方兴县,徐州刺史臧质以献。元嘉 二十六年三月戊寅,白雉见东安、沛郡各一,徐、兗二州刺史武陵王获以献。

孝武帝大明二年三月己巳,白雉雌雄各一见海陵,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诞以献。 大明五年十二月,白雉见秦郡,南兗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以献。大明八年二月丁卯, 白雉见南郡江陵,荆州刺史临海王子顼以献。

前废帝永光元年正月丙午,白雉见渤海,青州刺史王玄谟以献。永光元年三月 甲午朔,白雉见新蔡,豫州刺史刘德愿以献。

黄银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则黄银紫玉光见深山。

宋明帝泰始二年八月,于赭圻城南得紫玉一段,围三尺二寸,长一尺,厚七尺。 太宗攻为二爵,以献武、文二庙。

玉女,天赐妾也。《礼含文嘉》曰:“禹卑宫室,尽力沟洫,百谷用成,神龙 女降。”(阙)

地珠,王者不以财为宝则生珠。(阙)

天鹿者,纯灵之兽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阙)

角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 则奉书而至。(阙)

周印者,神兽之名也,星宿之变化。王者德盛则至。(阙)

飞菟者,神马之名也,日行三万里。禹治水勤劳历年,救民之害,天应其德而 至。(阙)

泽兽,黄帝时巡狩至于东滨,泽兽出,能言,达知万物之精,以戒于民,为时 除害。贤君明德幽远则来。(阙)

者,幽隐之兽也,有明王在位则来,为时辟除灾害。(阙)

要巉者,神马也,与飞菟同,亦各随其方而至,以明君德也。(阙)

同心鸟,王者德及遐方,四夷合同则至。(阙)

趹枪蹄者,后土之兽,自能言语。王者仁孝于国则来。禹治水而至。(阙)

紫达,王者仁义行则见。(阙)

小鸟生大鸟,王者土地开辟则至。(阙)

河精者,人头鱼身,师旷时所受谶也。(阙)

延嬉,王者孝道行则至。(阙)

大贝,王者不贪财宝则出。(阙)

威蕤,王者礼备则生于殿前。(阙)

醴泉,水之精也,甘美。王者修理则出。

汉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醴泉出京师及郡国。饮醴泉者,痼病皆愈;独眇者 蹇者不差。

魏文帝初,郡国二言醴泉出。

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衡阳湘乡醴泉出县庭,荆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闻。

孝武帝孝建三年九月甲戌,细仗队省井泉春夏深不盈尺,忽至一丈,有五色, 水清澄,醴味,汲引不穷。

孝武帝大明二年三月壬子,北汝阴楼烦平地出醴泉,豫州刺史宗悫以闻。

明帝泰豫元年四月乙酉,会稽山阴思义醴泉出,太守蔡兴宗以闻。

日月扬光,日者,人君象也。人君不假臣下之权,则日月扬光明。(阙)

芝英者,王者亲近耆老,养有道,则生。

汉章帝元和中,芝英生郡国。

碧石者,玩好之物弃则至。(阙)

玉甕者,不汲而满,王者清廉则出。(阙)

山车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泽以时,通山海之饶,以给天下,则山成 其车。(阙)

鸡骇犀,王者贱难得之物则出。(阙)

陵出黑丹,王者修至孝则出。(阙)

神鼎者,质文之精也。知吉知凶,能重能轻,不炊而沸,五味自生,王者盛德 则出。

汉武帝元鼎元年五月五日,得鼎汾水上。

汉明帝永平六年二月,庐江太守献宝鼎。出王雒山。(雒或作雄)。

汉章帝建初七年十月,车驾西巡至槐里,右扶风禁上美阳得铜器于岐山,似酒 尊。诏在道晨夕以为百官热酒。

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征匈奴,于漠北酒泉得仲山甫鼎,容五斗。

吴孙权赤乌十二年六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又出东部酃县。

吴孙皓宝鼎元年八月,在所言得大鼎。

晋愍帝建兴二年十二月,晋陵武进县民陈龙在田中得铜铎五枚。

晋成帝咸和元年十月辛卯,宣城舂谷县山岸崩,获石鼎重二斤,受斛余。晋成 帝咸康五年,豫章南昌民掘地得铜钟四枚,太守褚裒以献。

晋穆帝升平五年二月乙未,南掖门有马足陷地,得铜钟一枚。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四月辛丑,武昌县章山水侧自开出神鼎,江州刺史南谯王义 宣以献。元嘉十九年九月戊申,广陵肥如石梁涧中出石钟九口,大小行次,引列南 向,南兗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献。元嘉二十一年十二月,新阳获古鼎于水侧,有篆 书四十二字,雍州刺史萧思话以献。元嘉二十二年,豫章豫宁县出铜钟,江州刺史 广陵王绍以献。

孝武帝孝建三年四月丁亥,临川宜黄县民田中得铜钟七口,内史傅徽以献。孝 建三年四月甲辰,晋陵延陵得古钟六口,徐州刺史竟陵王诞以献。孝武帝大明七年 六月,江夏蒲圻获铜路鼓,四面独足,郢州刺史安陆王子绥以献。

明帝泰始四年二月丙申,豫章望蔡获古铜钟,高一尺七寸,围二尺八寸,太守 张辩以献。泰始五年五月壬戌,豫章南昌获古铜鼎,容斛七斗,江州刺史王景文以 献。泰始七年六月甲寅,义阳郡获铜鼎,受一斛,并盖并隐起镂,豫州刺史段佛荣 以献。

从帝升明二年九月,建宁万岁山涧中得铜钟,长二尺一寸,豫州刺史刘怀珍以 献。

汉宣帝元康二年夏,神雀集雍。元康三年春,神雀集泰山。宣帝元康三年春, 五色雀以万数,飞过属县。元康四年三月,神雀五采以万数,飞过集长乐、未央、 北宫、高寝、甘泉泰畤殿。元康四年,神雀仍集。汉宣帝五凤三年正月,神雀集京 师。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春,神雀五色集京师。

汉章帝元和中,神雀见郡国。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白鹊见新野邓县,雍州刺史萧思话以闻。元嘉二十六年 五月癸酉,白鹊见建康崇孝里,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以献。

孝武帝大明七年三月辛巳,白鹊见汝南安阳,太守申令孙以献。

晋惠帝永嘉元年五月,白鼠见东宫,皇太子获以献。

宋明帝泰始三年二月壬寅,白鼠见乐安,青州刺史沈文秀以献。

汉昭帝始元元年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

汉章帝元和二年二月,车驾东巡,柴祭岱宗。礼毕,黄鹄三十从西南来,经祠 坛上东北过。

汉武帝太初三年二月五日,行幸东海,获赤雁。

魏文帝初,镬中生赤鱼。

孙权时,神雀巢硃雀门。

孙皓天玺元年,临海郡吏伍曜在海水际得石树,高三尺余,枝茎紫色,诘屈倾 靡,有光采。《山海经》所载玉碧树之类也。

晋武帝泰始二年六月壬申,白鸽见酒泉延寿,延寿长王音以献。

晋成帝咸和九年五月癸酉,白鹅见吴国钱塘,内史虞潭以献。

安帝义熙元年,南康雩都嵩山有金鸡,青黄色,飞集岩间。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湘州刺史南平王铄献赤鹦鹉。

孝武帝大明三年正月丙申,媻皇国献赤白鹦鹉各一。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扬州刺史始兴王浚献白鹦鹉。

孝武帝大明五年正月丙子,交州刺史垣闳献白孔雀。

明帝泰始三年五月乙亥,白鸲鹆见京兆,雍州刺史巴陵王休若以献。

汉桓帝延熹九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二月戊戌,河、济俱清,龙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杜坦以 闻。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五月,征北长史、广陵太守范邈上言:“所领舆县,前有大 浦,控引潮流,水常淤浊。自比以来,源流清洁,纤鳞呈形。古老相传,以为休瑞。”

孝武帝孝建三年九月,济、河清,冀州刺史垣护之以闻。孝武帝大明五年九月 庚戌,河、济俱清,平原太守申纂以闻。

明帝泰始元年二月丙寅,扬、淮水清洁有异于常,州治中从事史张绪以闻。

汉光武建武初,野茧、谷充给百姓。其后耕蚕稍广,二事渐息。

吴孙权黄龙三年夏,野蚕茧大如卵。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宣城宛陵广野蚕成茧,大如雉卵,弥漫林谷,年年转盛。

孝武帝大明三年五月癸巳,宣城宛陵县石亭山生野蚕,三百余里,太守张辩以 闻。孝武帝大明三年十一月己巳,肃慎氏献楛矢石砮,高丽国译而至。大明五年正 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还白,上以为瑞。于是 公卿并作花雪诗。史臣按《诗》云:“先集为霰。”《韩诗》曰:“霰,英也。” 花叶谓之英。《离骚》云:“秋菊之落英。”左思云“落英飘濆”是也。然则霰为 花雪矣。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明帝泰始二年五月甲寅,赭中获石柏长三尺二寸,广三尺五寸,扬州刺史建安 王休仁以献。泰始三年十一月乙卯,盱眙获石柏,宁朔将军段佛荣以献。

汉和帝在位十七年,郡国言瑞应八十余品,帝让而不宣。

更新于:2个月前
2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作品

  • 汉书

    作品简介:《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2年的史事。《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汉朝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的这一部分,多用《史记》旧文,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动。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汉书》把《史记》的“本纪”改称“纪”,“列传”改称“传”,“书”改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汉书》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以至于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音义的注解方可读懂。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东汉至南北朝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关于《汉书》的注本,唐朝以前诸家所注都已失传。清朝的王先谦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汉书补注》,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这些注释,对于《汉书》中的字音、字义和史实等均有详细考证,为我们阅读《汉书》提供了便利,成为今天使用《汉书》的重要工具。《汉书》在中国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例如《霍光传》、《苏武传》、《外戚传》、《朱买臣传》等。除此之外,《汉书》亦记载少数民族历史。《汉书》继承《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的优良传统,运用新史料将《史记·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班固 · 著
  • 后汉书

    作品简介:《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汉朝东汉时期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汉朝东汉时期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后汉书》自有其特点。从体例上看,与《史记》和《汉书》相比,有一些改进。在本纪方面,它不同于《汉书》的一帝一纪,而是援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婴的先例,在《和帝纪》(和帝刘肇)后附殇帝(殇帝刘隆),《顺帝纪》(顺帝刘保)后附冲、质二帝。这既节省了篇幅,又不遗漏史实,一举而两得。在皇后方面,改变了《史记》与《汉书》将皇后列入《外戚传》(吕后除外)的写法,为皇后写了本纪。这样改动,符合东汉六个皇后临朝称制的史实。在列传方面,《后汉书》除了因袭《史记》、《汉书》的列传外,还新增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七种列传。……

    范晔 · 著
  • 三国志

    作品简介:《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 、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刘禅为后主传;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从篇幅来看,《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约占三分之一,《蜀书》约占将近六分之一,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在陈寿撰《三国志》以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可供陈寿参考取材。但蜀汉不设有史官,仅有陈寿在蜀为官收集,这造成了蜀汉史料的缺乏。《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这虽使《三国志》拥有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关键人物记载史料不足的缺点。《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也倍加赞赏,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竟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现今。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和称赞。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三国志》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如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臣之举。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这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写“董昭等劝太祖都许”,提到了这样的细节,迁都许昌曹操并不是完全没有参与,这就是微词了。《三国志》行文简明。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先主传》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之时,“先主方食,失匕箸”的记载使刘备韬晦的心情,跃然纸上。《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的曹操听到刘备占据了荆州之时,“方作书,落笔于地”的情态,生动地烘托出刘备在曹操心目中和当时局势中的地位。书中写名士的风雅、谋士的方略、武将的威猛,大多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后世所称赞,也为我们如今对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习凿齿《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与陈寿的《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形成对比……

    陈寿 · 著
  • 晋书

    作品简介:《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东汉末年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监修三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风。《晋书》采用世家之体而取载记之名,用高于列传的规格完整记述了各族政权在中原割据兴灭的始末,给各割据政权以适当的历史地位,较好解决了中原皇朝与各族政权并载一史的难题,这一作法大得历代史家赞赏。载记中对十六国政权只称“僭伪”,不辨华夷,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这更是我们今天阅读《晋书》时要特别注意的。晋代史事错综复杂,比两汉史都要难写一些,《晋书》用四种体裁相互配合,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的类目比较齐全,反映的社会典章制度内容比较全面。《食货志》和《刑法志》叙事包罗东汉,可补《后汉书》之不足。《地理志》对研究魏晋之际行政区划变更,州县制的变迁,都很有作用。《晋书》十志,多出于学有所长的专家之手,内容比较精当。《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为著名科学家李淳风所修,一直为世所称,其中《天文》、《律历》二志尤为精审。《天文志》记载了汉魏以来天文学的三大流派;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并对浑天说作了肯定;《晋书》·一百三十卷(内府刊本):唐房乔等奉敕撰。刘知几《史通·外篇》谓贞观中诏,前后《晋史》十八家,未能尽善,敕史官更加纂撰。自是,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竞从新撰。……

    房玄龄等 · 著
  • 宋书

    作品简介:《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南朝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有纪、传、志而无表,成书草率,叙事又多忌讳,但保存史料较多。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宋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宋是继东晋以后在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徐爰领著作郎,他参照前人旧稿,编成“国史”,上自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刘裕实际掌权开始,下讫大明时止。《隋书·经籍志》著录徐爰宋书六十五卷,可见他的书曾和沈约宋书并行,现在《太平御览》等类书中,还保存了徐爰宋书的残篇零段。但徐爰不久为宋朝所斥退,宋朝“国史”的修撰也就停了下来。《宋书》列传名录有姓名者,凡二百三十余人。宋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不少散失,到北宋时,竟有漏脱数页或全卷的。据北宋末年人晃说之所说;“沈约宋书一百卷,嘉祐末诏馆阁校讐,始列学官。尚多残脱骈舛,或杂以李延寿南史。”(高山集卷十二读宋书)据前人的考订和我们整理过程中所考查到的,宋书卷四少帝纪有阙页,为后人所补。卷四十六除到彦之传阙而未补外,其余都是后人用南史等书补足。卷六十二张敷传和卷五十九张畅传,补阙者没有通检全书,把南史张邵传后的张敷、张畅附传也一起钞录进去。这样就出现了宋书有两篇张敷传和两篇张畅传的情况。卷七十六朱脩之宗悫王玄谟传,原卷也有阙失,由后人采南史等书补入。这些记载虽然是极不充分,而且还是经过严重歪曲的,但终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线索。此外,宋书的谢灵运传及传末的史论,谈到了魏晋以来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沈约自己关于诗歌声律的主张,是研究六朝文学批评史的重要资料。夷蛮传对于南朝前期我国和亚洲各国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往,也作了适当的叙述。在宋书八志中,有些志是比较可取的,如《宋书·律历志》收了杨伟的景初历全文,以及何承天的元嘉历、祖冲之的大明历全文,这几种历法都是能够反映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著作。《宋书·乐志》保存了许多汉魏乐府诗篇。州郡志对南方地区自三国以来的地理沿革,以及东晋以来的侨置州郡分布情况,讲得比较详细。而且在每个州郡名下,都记载着户口数。这些户口数固然不尽准确可信,但多少使人得知当时南方人口分布的一个大概轮廓。……

    沈约 · 著
  • 南齐书

    作品简介:《南齐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南朝皇族梁萧子显所撰的历史书,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书中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萧子显还著有后汉书一百卷、贵俭传三十卷、文集二十卷,都没有流传下来。《南齐书》同《宋书》一样,都宣扬神秘的思想、佛法的深远,又都过分讲究华丽的辞藻,这是它们的缺点,也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南齐书》文字比较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繁的弊病。又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借以概括全篇内容,提示写作主旨。从《后汉纪》、《宋书》到《南齐书》对佛教宣传的不断升格,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佛教势力从魏晋到南朝不断发展,并取得国教地位的历史过程。佛教势力的扩展,真切反映了统治者自身的腐朽和没落。与《宋书》一样,《南齐书》中也存在着大量歪曲史实之处。萧子显是南齐宗室,他在为其祖父写的《高帝本纪》和为父亲萧嶷写的《豫章文献王传》中,都极力进行褒美虚夸,文中不惜使用上万字的篇幅,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百般夸饰其功绩,而对篡权夺位之类丑行,则千方百计曲笔讳饰,淹没其迹。对于其他人物,书中也经常按当时的利害得失,决定对其的取舍与夺。史德的亏缺影响了《南齐书》的撰著质量。《南齐书》的论赞在形式上模仿范晔的《后汉书》,在思想见识上,则相差甚远。当然萧子显作为一个史学家,对于历史和现实问题,还是有一些独到看法的,这在《南齐书》的论赞中有所反映。他对东昏侯萧宝卷推行暴政、恣意杀戮和奢侈淫欲,导致南齐政权灭亡的历史教训,在《东昏侯本纪》的论赞中做了很好的总结:“史臣曰:‘……东昏侯亡德横流,道归拯乱,躬当剪戮,实启太平。……’赞曰:‘东昏慢道,匹癸方辛。乃隳典则,乃弃彝伦,玩习兵火,终用焚身。’”对于帝王之子从小养尊处优、脱离社会,造成孤陋寡闻、无德无能的严重后果,他也有很清楚的认识,并在书中作了较好的分析,这些对于统治阶层应是有所教益的。……

    萧子显 · 著
  • 梁书

    作品简介:《梁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撰纪传体史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梁书》除一般评论人物的功过、长短之外,往往还顾及到对于社会风气和时代特点的概括。《梁书》在思想上值得称道之处不多,但它在对历史变化的看法上,阐发了一些可取的观点。姚氏父子都是历经数朝的史学家,梁、陈以至隋、唐之际历史的盛衰兴替、风云变化,促使他们进行认真的思考。书中阐述出的人事对于历史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的观点,当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书中对于政权兴起的解释,虽然使用了一些天意、历数等陈腐的词汇,但把落脚点还是放在了人事与人谋上。《梁书》中的《处士传》,全不同于《后汉书》的《逸民传》,传中所记除了有名的道士,就是奉持佛法的居士。这一方面反映了正宗史学的时代特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姚氏父子的思想情趣。《梁书》除一般评论人物的功过、长短之外,往往还顾及到对于社会风气和时代特点的概括。在这方面,姚察的见解比姚思廉更凝重、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如卷三十五后论,是通过齐、梁两朝在对待“前代宗枝”上的不同态度的比较,说明这是一个关系到全局的问题。《梁书》还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海南诸国”的情况,这是它超出以前史书的地方。《梁书》类传中还新增《止足传》,这可能是受到许亨、许善心父子所撰《梁书·止足传》的启发而设立的。《梁书》对当时的门阀制度、崇尚佛教等社会特点,也有突出的记载。《梁书》在记事记人方面,常常有一些时间差误、前后矛盾的地方。如《江苹传》称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而《何敬容传》则称其“铨序明审,号为称职”。这些互相抵牾的记载,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梁书》在笔法上也存在着曲笔增美讳恶的弊病。对于篡代之际大动干戈的血淋淋事实,书中很少如实反映。对于一些权贵歪曲史实大加吹捧的地方也相当多,与《南史》相比较,《梁书》的这个缺点显得更突出一些。……

    姚思廉、姚察 · 著
  • 陈书

    作品简介:《陈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从《陈书》中,我们只见到有两卷本纪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姚察在陈史撰述方面遗留给姚思廉的旧稿比梁史少得多。姚思廉撰《陈书》,主要是参考了陈朝史官陆琼、顾野王、傅縡等人有关陈史的撰述。《陈书》在内容上和文字上都赶不上《梁书》,这一方面反映了姚氏父子在史学功力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出陈朝时期各方面状况的江河日下。北宋人说:陈朝的特点就是苟且偷安,它没有什么“风化之美”“制治之法”可以为后世效仿的。这话说得大致是不错的。但是,《陈书》所记载的历史内容,有些还是有意义的。唐朝的魏徵、宋朝的曾巩、清朝的赵翼都认为;《陈书》在记述陈朝“其始之所以兴”“其终之所以亡”方面,尤其是在揭示陈武帝的“度量恢廓,知人善任”和陈后主的“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方面,还是有它的历史价值的。要注意到魏徵为《梁书》《陈书》所撰写的总论。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时,房玄龄和魏徵为总监修,而诸史总论都出于魏徵之手。《梁书》总论在卷六《帝纪》之末;《陈书》总论也在卷六《帝纪》之末,此外在卷七《皇后传》之末,他对陈后主、张贵妃等人腐朽生活还作了史实上的补充,间或也有议论。阅读魏徵写的总论,可以作为从宏观方面把握和分析梁、陈二代历史的参考。……

    姚思廉 · 著
  • 魏书

    作品简介:《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是北朝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自《史记》、《汉书》开始,历代“正史”中都有少数民族历史记载的专篇。十六国时,出现了许多记述各个割据政权史事的专书,可惜大部分都失传了。研读《魏书》,对于认识我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客观事实,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作者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的自觉性。除了它的列传具有比《宋书》更突出的家传色彩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志。《魏书》的志,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此志乃魏书首创,首次有史书记载佛道两教的流传及变革,尤其对于记载佛教发展十分详实,可看作是一部中国佛教简史。魏书首辟专篇记录宗教,是其在历史上的功劳。历史上有不少人批评《魏书》,仅刘知几《史通》一书,批评魏收及其《魏书》的地方,就有数十处之多。但历史上也是有人肯定它的。唐初,许多史家认为《魏书》“已为详备”;李延寿更是称赞它“追踪班、马,婉而有则,繁而不芜,持论序言,钩沉致远”。隋唐时期,重撰魏史者甚多,但千载而下,诸家尽亡,《魏书》独存,说明它是经得起历史的选择的。……

    魏收 · 著
  • 北齐书

    作品简介:《北齐书》是史类文学作品,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唐朝史学家李百药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该作品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作品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五十余年史实,而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北齐书》是史类文学作品,为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和三年(公元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李百药 · 著
  • 周书

    作品简介:《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之一,记载了周书四卷为天像地之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周书》由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周书》,唐代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负责撰北周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周书》共五十卷,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而史论多出于岑文本之手。贞观十年与《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同时进呈皇家。本书记载了北朝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周书》文笔简洁爽劲,清代史家赵翼说它“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周书》不只是记述西魏及北周皇朝的史事,内容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对于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详加载明,反映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及纷繁的历史事件。……

    令狐德棻等 · 著
  • 隋书

    作品简介:《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隋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此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隋书》志包括梁陈齐周隋五朝制度,分段叙述。《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关于《隋书》的作者,一直搞得很乱,《旧唐书》记载“魏徽等撰”。而刘知几《史通》则说颜师古、孔颖达等和于志宁、李淳风诸人共同撰成。还有题为长孙无忌撰述的。这是因为参加《隋书》撰述的人很多,几乎集中了当时大部分有名之士;开始以魏徵为其主编,后来魏徵死了,又由长孙无忌续为主编,完成未完成的部分。《隋书》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十志。叙述了自汉至隋凡六百年中国书籍之存亡、学术之演变,是对中国古代书籍和学术史的第二次总结,也是对中国学术文化史的一大贡献。《隋书·经籍志》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中国以后的四部图书分类奠定了基础。为后世遵用达一千余年。《隋书》十志虽成于众手,但作者都是学有所长的专家,因此它的内容丰富、充实。在正史书志中,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隋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书贯串了以史为鉴的思想。主编魏徵在给唐太宗上书时曾经说过,“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臣愿当今之动静。以隋为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惟其想到以史为鉴,所以对隋是如何灭亡的,对隋君臣上下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可谓有淋漓尽致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揭露。比如对隋炀帝大兴土木、三游江都,都有翔实的叙写。又因为魏徵等编书者有意写出人民对隋王朝的反抗情绪,因此在《隋书》中也较多地叙述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史实,这在《炀帝纪》两卷中记载最为具体。据统计,在纪传部分的五十五卷中有二十多卷,以及在《食货志》、《五行志》里,记载了有关农民起义的情况。……

    魏征主编 · 著
  • 南史

    作品简介:《南史》,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南史》没有采取编年体,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繁就简,以便阅读。列传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对于了解门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会,有一定的方便。《南史》中也有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等书中所未载的材料。虽然记载细微琐事较多,而且杂以神怪迷信,但也不乏有意义的史料。《宋书》未立文学传,《南史》以因袭为主,因而文学传不包括宋而从南齐丘灵鞠开始。这说明李延寿撰写《南史》《北史》的体制是汇集正史的纪传,因而拘泥于原书,没有达到李大师横则沟通南北,纵则贯串几代,综合成为新著的意图。《新唐书》李延寿传的评语说,“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是不恰当的。《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

    李延寿 · 著
  • 北史

    作品简介:《北史》二十四史之一。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主要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但也参考了当时所见各种杂史,增补了不少材料。总的来看,《北史》虽有内容偶呈芜杂之弊,但毕竟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练,在后代颇受重视,以致魏、齐、周三书唐以后皆残缺不完,后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补足。作为研究北朝历史的资料,《北史》与魏、齐、周、隋四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不可偏废。《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寿撰写这两部书,本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未竟的事业。《南史》《北史》主要取材于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书。李延寿撰写“二史”的方法是对“八书”进行“抄录”和“连缀”,并“鸠聚遗逸,以广异闻”,“除其冗长,捃其菁华”。这是一个改写、补充和删节的过程,并非一般的抄录可比。不过,李大师原来是打算“编年以备南北”,而李延寿却以纪传体撰成《南史》《北史》,这是后者在“追终先志”过程中的一个变化,无碍于他们共同的目的和旨趣。了解了上面这些基本情况,对于怎样读《南史》《北史》的问题就比较好理解了。在二十五史中,《史记》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而《南史》是通宋、齐、梁、陈四个皇朝的历史,《北史》是通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个皇朝的历史,它们分别把南朝和北朝(包括隋朝)看作一个大的历史阶段,故可视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李延寿说,他撰《南史》《北史》,是“以拟司马迁《史记》”,当然不只是指采用纪传体而言,也包含了“通”的思想和要求。正因为如此,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在讲到《南史》《北史》时,把它们都归于“《史记》之流”。这说明前人就很重视《南史》《北史》在“通”的方面的特点。《南史》《北史》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以至于糟粕。如在歌颂帝王将相方面,在诬蔑人民起义方面,在宣扬祥瑞灾异、神怪荒诞之说方面,散布了许多封建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点。不仅“二史”如此,“八书”也如此,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尽相同罢了。这是我们在阅读“八书”、“二史”时不能不注意的。……

    李延寿 · 著
  • 旧唐书

    作品简介:《旧唐书》属于史类文学作品,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作品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被列为“二十四史”之一。《旧唐书》仅流传了一百年左右,就遭到了厄运。从宋仁宗庆历年间起,北宋朝廷认为《旧唐书》芜杂不精,另命宋祁和欧阳修编撰唐书。这部唐书在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写成,开始“布书于天下”,从此,署名刘昫所编的唐书遂不再流传。直至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浙江余姚人闻人诠在苏州征借到当地人士所藏《旧唐书》,请苏州府学训导沈桐在苏州府学里对书稿作校对并开版印刷(工作到一半时,闻人诠离开苏州,但此事在多方支持下继续进行),经历了四百七十八年坎坷命运的刘昫唐书,才又得到重新刊行。后人为区别这两种唐书,把后晋刘昫所著称为《旧唐书》,而将宋祁等后修的唐书命名为《新唐书》。 在北宋编撰的《新唐书》问世以后,《唐书》始有新旧之分。《新唐书》通行,该书受到冷遇。南宋初年刻印之后久无印本。明代中叶,有人在吴中张、王两家分别获得宋版《唐书》的列传和纪志。因为《新唐书》的作者宋祁、欧阳修,都是文坛大家,后人一般也都沿袭他们的看法,对《旧唐书》贬责颇多。的确,它本身有不少缺点。但平心而论,应当说《旧唐书》在如实保存史料方面,有着它巨大的功劳。这一点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尽管《旧唐书》存在着缺陷,但其同时也具有了不可抹杀的价值。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比如对唐顺宗朝王叔文集团当政时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记载比较具体。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里较详细地记载了宠勋起义、黄巢起义的情况。昭宗、哀帝本纪则较详细地记载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情况。因为《旧唐书》记事详细明确,所以司马光着《资治通鉴》的《唐纪》部分,大抵采用《旧唐书》。《旧唐书》还保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文章。如《吕才传》、《卢藏用传》分别登载了两人反迷信的重要文章;《贾耽传》登载了他进奏所编地理图志的表奏。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和地理学史的重要文献。《旧唐书》记述唐代少数民族以及外国的情况,超过以前各史,保存了唐代民族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史料。《新唐书》修成后,《旧唐书》就不再传世。直到明朝嘉靖年间,闻人诠多方搜求,重新刊刻,才又流行于世。到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才正式把新旧唐书并列于正史。在《旧唐书》完成一个世纪后的北宋仁宗年间,又修了一部唐史,就是《新唐书》。……

    刘昫、赵莹等 · 著
  • 新唐书

    作品简介:《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由于《新唐书》历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统地位,一般人只读《新唐书》而不读《旧唐书》,所以《新唐书》宋以来的版本远多于《旧唐书》。《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因为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参考,《新唐书》对〈志〉特别重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书》的首创。《选举志》与《兵志》系统地整理了唐朝科举制度和兵制的演变资料。……

    欧阳修等 · 著
  • 旧五代史

    作品简介:《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旧五代史》五代各自为书。共一百五十卷,纪六十一,志十二传七十七。按五代断代为书,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各十余卷至五十卷不等。各代的《书》是断代史,《志》则是五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杂传》则记述包括十国在内的各割据政权的情况。这种编写体例使全书以中原王朝的兴亡为主线,以十国的兴亡和周边民族的起伏为副线,叙述条理清晰,较好地展现了这段历史的面貌。对于南方和北汉十国以及周围少数民族政权如契丹、吐蕃等,则以《世袭列传》、《僭伪列传》、《外国列传》来概括。因此这部书虽名为五代史,实为当时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各民族的一部断代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其时秉笔之臣,尚多逮事五代,见闻较近,纪、传皆首尾完具,可以征信。”因此,宋初《旧五代史》编成后,受到文人和史家的重视。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以及后来胡三省撰《通鉴注》”,皆从中取材甚多;北宋文坛名家沈括、洪迈等人的著作也多加援引。又因为此书修于北宋太祖开宝六年,此时南方诸国尚存,许多编者对南方史事更为熟悉,因而更多地编进了有关十国的第一手资料。直到明清之际,史家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时,还有记载说他曾向当时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借过《旧五代史》,这足证在《旧五代史》里包含着许多南方十国的可贵的资料。《旧五代史》也有不少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成书太快,因而来不及对史料加以慎重的鉴别,有的照抄五代时期的实录,以至把当时人明显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歪曲史实和溢美人物的不实之辞录入书中。如对后唐的权臣张全义,传中就大肆赞美他的治洛(阳)的功勋,而讳言其大量丑行。而这些丑闻在后来宋人王禹偁写的《五代史阙文》中揭露甚多。正由于这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对《旧五代史》指责很多,专门写了“薛史书法回护处”和“薛史失检处”两个专题,举了好些例证说明薛史的不实。但是从史料角度说,“薛史”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这毕竟是它的功劳。尤其经过长期南北分裂混乱,许多五代时期的“实录”和其它第一手材料大部散佚,因而这部近乎“实录”压缩本的史书,价值就更高了。……

    薛居正等 · 著
  • 新五代史

    作品简介:《新五代史》是宋欧阳修撰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欧阳修文采更是引人入胜,可由于提倡“春秋笔法”,近人褒贬不一。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在欧阳修去世一个月后,下诏命他的家人奏上。然后藏进国家图书馆。到金章宗时候,这本新的五代史才逐渐代替了《旧五代史》。一般史书的“志”,《新五代史》称作“考”,仅有《司天考》、《职方考》,分别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郡县志》。作者认为五代是个名分纲常颠倒的乱世,其典章制度一无可取,所以将《旧五代史》的“志”删除。这也是为了体现以“礼”修史的原则。就整体而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于他对旧“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为训。但《新五代史》后出,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文学成就为世所公认。欧阳修杰出的文学才能在《新五代史》中有很好的体现。《新五代史》在二十四史中文笔可谓出类拔萃,全书显出平易通畅、简洁有力的风格和笔削润饰功力的深厚,可与《史记》相媲美,其中的《伶官传序》、《宦者传论》亦为后代所传诵,做到了文史的有机结合。……

    欧阳修 · 著
  • 宋史

    作品简介:《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宋史》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脱脱、阿鲁图 · 著
  • 辽史

    作品简介:《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1124年~1218年)。元代《辽史》的编写是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开始的。直至元顺帝至正三年三月(1343年),在右丞相脱脱、平章也先帖木儿、铁睦尔达世、右丞太平、参议长仙、郎中孛里不花、员外郎老老等人的奏请下,诏修辽、金、宋三史,在君臣同心、而且由脱脱裁定三史各为正统、从而彻底解决正统、义例问题的前提下,《辽史》才最后纂修成功。当时以脱脱为辽、金、宋三史都总裁官。《辽史》的缺陷虽多,但毕竟还是现存比较系统、完整地记载了辽朝历史事实的著作,其珍贵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辽史》保存了许多由耶律俨的《辽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二书所记载的许多材料,因而其史料价值还是比较高的。由于耶律俨《辽实录》和陈大任《辽史》都已失传,元修辽史成了现存的一部比较系统、完整地记载辽的官修史书。它提供了一些研究当时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民族关系等问题的材料。后人对《辽史》的增补、校注,有清朝厉鹗著的《辽史拾遗》二十四卷,搜集各类书籍三百余种,对《辽史》加以补充校订,很有参考价值。此外还有清朝杨复去著的《辽史拾遗补》五卷,对《辽史》进一步作了补充。在《辽史》出现后的约300年间,此书及辽朝史没有引起史家的多大重视。有明一代,仅有杨循吉撰《辽小史》1卷。到了清代,情况有所变化,陆续有关于《辽史》补正、考订之类撰述问世。……

    脱脱(托克托、脱脱帖木儿) · 著
  • 金史

    作品简介:《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金朝的始末。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翌年(1344年)十一月,《金史》告成,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元朝脱脱等主持编修的《金史》,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是由于原有的底本比较好,及金朝注重史书的编纂工作。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在编纂体例和内容方面,便有许多超越前史的独特之处。如《金史》不但记载了金建国以后120年的历史,而且为了专门叙述金太祖先世的生平事迹,回顾了女真族建国前的历史,从而保存了女真族早期历史的珍贵材料,备受今人重视;在史料剪裁及记述方面,处理也比较得体。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一般记载比较详细,从而反映出其历史全貌,避免了像《宋史》那样详略失当、比例失调的现象。记述历史事实也比较客观审慎,因而,真实性是比较可靠的。特别是本书的表和志,使用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金朝的典章制度比较系统、全面地记载下来。如《礼志》、《乐志》、《舆服志》、《食货志》、《选举志》、《百官志》等。《金史》以“实录”为依据,史料翔实可信。如在记述金与辽的往来和征战中,对金统治者所用的诈谋诡计等,都能如实地叙述;对金朝统治阶级的残暴、荒淫、互相倾轧,也能比较充分地揭露。当然,《金史》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有的重要人物没有列传,甚至无记载。如金初建策阿骨打称帝的渤海人杨朴,是阿骨打身边重要的谋臣,金建国之初,“诸事革创,朝仪制度,皆出其手”,这样重要的人物为什么在《金史》中只字未提呢?大约不会是疏漏,而是不愿把阿骨打称帝这件开创金朝基业的事,说成是渤海人的主意。……

    脱脱(托克托、脱脱帖木儿) · 著
  • 元史

    作品简介:《元史》,中国“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元朝中国历史事件的一部史书。采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1370年。宋濂(1310-1381)、王袆(1321-1373)遵照皇帝朱元璋的诏令,主持编修。《元史》全书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元史》中的本纪,以记载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最为详尽,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纪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顺帝本纪》,有十卷之多。《元史》的志书,对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其中以《天文》、《历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为珍贵。《元史》的列传有类传十四种,大多沿袭以往的史书,只有《释老》一传是《元史》的创新。《释老》是记载宗教方面的列传,从中可以了解宗教在元朝所居的地位和发展情况。类传中以《儒学》、《列女》、《孝友》、《忠义》四种所记的人物最多,说明宋以来封建的思想统治在逐步加强。《元史》列传还有个特点是,所叙述的事,都有详细的年、月、日记载,这就更增加了参考价值。《元史》的体例整齐,文字浅显,叙事明白易懂,还保留了当时的不少方言土语,这同朱元璋提倡浅显通俗的文字是分不开的。宋濂修《元史》时,遵照朱元璋的意图,强调“文词勿致于艰深,事迹务令于明白”,因此《元史》称得上是一部较好的正史。《元史》的史料来源一是实录,二是《经世大典》,三是文集碑传,四是采访。……

    宋濂 · 著
  • 明史

    作品简介:《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纂修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纂修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张廷玉 · 著
  • 史记

    作品简介:《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司马迁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