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阅读主题
白色 暗黑 明黄 浅绿 草绿 红粉 深灰 米色
正文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卷八 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

【原文】

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乃北见燕王哙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王义甚高甚顺,鄙人不敏,窃释鉏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闻于邯郸者,又高于所闻东周。臣窃负其志,乃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大王天下之明主也。”

王曰:“子之所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者也?”

对曰:“臣闻之,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谒王之过。夫齐、赵者,王之仇雠也;楚、魏者,王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此则计过。无以谏者,非忠臣也。”

王曰:“寡人之于齐、赵也,非所敢欲伐也。”

曰:“夫无谋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有谋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今臣闻王居处不安,食饮不甘,思念报齐,身自削甲扎,曰有大数矣,妻自组甲絣,曰有大数矣,有之乎?”

王曰:“子闻之,寡人不敢隐也。我有深怨积怒于齐,而欲报之二年矣。齐者,我雠国也,故寡人之所欲伐也。直患国弊,力不足矣。子能以燕敌齐,则寡人奉国而委之于子矣。”

对曰:“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今夫齐王,长主也,而自用也。南攻楚五年,蓄积散。西困秦三年,民憔悴,士罢弊。北与燕战,覆三军,获二将。而又以其余兵南面而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此其君之欲得也,其民力竭也,安犹取哉?且臣闻之,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

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有长城、钜防,足以为塞。诚有之乎?”

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何足以为固?民力穷弊,虽有长城、钜防,何足以为塞?且异日也,济西不役,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今济西、河北,尽以役矣,封内敝矣。夫骄主必不好计,而亡国之臣贪于财。王诚能毋爱宠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其左右,彼且德燕而轻亡宋,则齐可亡已。”

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曰:“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王自治其外,臣自报其内,此乃亡之之势也。”

【译文】

燕王哙肆位之后,苏秦在齐国被杀。苏秦在燕国的时候,曾与燕国的相国子之结为亲家,并且苏代与子之也很有交情。等到苏秦死后,齐宣王又任用了苏代。燕王哙三年,燕国同楚国及韩、赵、魏三国进攻秦国,失败而好。当时子之做燕国相国,权力很重,专断国事。苏代替齐国到燕国出使,燕王问苏代说:“齐宣王怎么样?”

苏代说:“一定不能称霸。”

燕王说:“为什么?”

苏代回答说:“他不信任自己的大臣。”

苏代想以此激发燕王,让燕王重用子之。从此燕王果然更加信任子之。子之于是送给苏代百金,听从苏代的驱使。鹿毛寿对燕王说:“不如把国家的权铡让给予之。人们称尧为贤者,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这样尧就有让位天下的美名,实际上并没有失掉天下。观在大王把国家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大王就有了同尧一样的品行。”

燕王于是把整个国家的权力都交托给子之,子之的权势更大了。又有人对燕王说:“禹传位给伯益,让启做伯益的官吏,禹老的时候,认为启不能统治天下,就把国家的大权传给了伯益,启和他的党羽杀死了伯益,夺取了天下,这样禹名义上把天下传给伯益,而实际上是让启自己夺取天下。观在大王说把国家交给子之,而那些官吏没有不是太子的人,这是名义上把国家交给了子之,而实际上是太子执政。”

燕王于是收回三百石以上俸禄的官吏的大印,把这些大印交给予之。子之面南称王,处理国事,而燕王哙因年老不能处理政事,反而傲了臣子,国家大事一概由子之决断。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百姓痛恨。将军市被、太子平一同谋划,准备攻击子之。储子对齐宣王说:“趁此时机进攻燕国,一定能攻破燕国。”

齐宣王于是派人对太子平说:“寡人听说太子在商议大事,准备废除私权确立公理,整顿君臣大义,端正父子之位。寡人的国家太小,不能为您先后奔走。虽然如此,还是愿意听从太子的命令。”

太子平于是计数党徒,聚集人众,将军市被围攻壬宫,攻打子之,没有攻下。将军市被又和百姓一道攻打太子平。后来将军市被被杀死示众,燕国国内的***持续了几个月:死去的人达几万人之多。燕国人都痛恨这场内乱,百姓人心离散。盂轲对齐宣王说:“观在进攻燕国,这正是文王、武王伐纣的时机,不可失掉。”

齐王于是派章子率领齐***队,依靠齐国北部的百姓进攻燕国。燕国士兵不愿打仗,连城门都不关,燕王哙被杀死。齐国大胜燕国,子之也被杀死了。两年后,燕国人拥立公子平,这就是燕昭王。

【赏析】